图书详细信息
原价:
¥60.00元
查看有无库存
购买此书
《临床医护用药必备 第4版》
译者
著者
王顺年 胡文魁 等
书号
978-7-5091-8907-8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书代号
509189078
所属类别
药物学
责任编辑
杨磊石
印张
19
字数 (千字)
484
页数
594
开本
32开 平装
版次
4
点击率
1614
联系责任编辑
内容简介
本书由药学和医学专家共同编写,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分10章,包括药物相互作用与影响因素,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常用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药源性疾病,对脏器有损害的药物,常见中毒与救治,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用药,常用注射制剂合理应用及配伍禁忌,书末附录部分还列举了临床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相关参考资料。本书内容新颖实用,阐述深入浅出,是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各级医院、社区诊所医护人员和药学工作者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药物相互作用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作用及药效学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动学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二、药物相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 三、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四、药效学相互作用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剂量 二、制剂类型及给药途径 三、联合用药 四、患者因素 五、其他因素 第四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所致的危害 一、全身不良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依赖性 四、致畸 五、致癌 六、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第2章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合理用药的“四性”原则 一、有效性 二、安全性 三、适当性 四、经济性 第二节 药物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 一、药物选择 二、用药注意事项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 一、老年人合理用药 二、孕妇、小儿及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 三、肝、肾功能不全合理用药 第四节 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三、给药方案个体化 第五节 合理输液与药物最佳给药时间 一、合理应用输液疗法 二、常用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 第3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第一节 治疗性及预防性应用原则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原则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 第二节 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的应用原则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 三、老年患者 四、新生儿患者 五、小儿患者 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一、分级管理 二、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管理与督查 第四节 抗菌药物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四、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 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六、四环素类抗生素 七、氯霉素 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九、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十、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十一、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十二、磷霉素 十三、甲硝唑和替硝唑 十四、喹诺酮类药 十五、磺胺类药 十六、呋喃类药 十七、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 十八、抗麻风分枝杆菌药 十九、抗真菌药类 第五节 细菌性感染药物治疗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三、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四、细菌性前列腺炎 五、急性感染性腹泻 六、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七、败血症 八、感染性心内膜炎 九、腹腔感染 十、骨、关节感染 十一、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十二、口腔、颌面部感染 十三、眼部感染 十四、阴道感染 十五、宫颈炎 十六、盆腔炎性疾病 十七、性传播疾病 十八、深部真菌病 十九、分枝杆菌感染 二十、白喉 二十一、猩红热 二十二、鼠疫 二十三、炭疽 二十四、破伤风 二十五、气性坏疽 二十六、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二十七、布氏菌病 二十八、钩端螺旋体病 二十九、回归热 三十、莱姆病 三十一、立克次体病 第六节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 二、抗菌治疗策略 第4章 常用药物合理使用 一、解热镇痛药 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三、心血管系统用药 四、呼吸系统用药 五、消化系统用药 六、利尿药和脱水药 七、造血系统用药 八、局部麻醉药 九、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 十、维生素 十一、酶类药物 十二、避孕药和子宫兴奋药 十三、抗生素 十四、抗结核药 十五、抗麻风病药 十六、抗真菌药 十七、抗病毒、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药 十八、新生儿和老年人用药 十九、预防和保健用药 第5章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第一节 抗生素类药物 第二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中枢兴奋药 二、镇痛药 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