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细信息
原价:
¥45.00元
查看有无库存
购买此书
《李可临证要旨2 》
译者
著者
孙其新
书号
978-7-5091-7695-5
出版日期
2014年09月
书代号
509176955
所属类别
中医学
责任编辑
王显刚
印张
15.875
字数 (千字)
394
页数
486
开本
32开 平装
版次
1
点击率
156459
联系责任编辑
内容简介
本书无内容提要
图书目录
1 经典有用难把握 1 1.1 为什么要出《内经五运六气白话本》与《内经五运 六气经典本》合订本 1 1.2 学《内经·五运六气》的难点 1 1.3 学习《内经·五运六气》的顺序 5 1.4 《内经》的笔法 6 2 古中医学圆运动 7 2.1 李可研究彭子古中医学的思路 7 2.1.1 研究彭子三阶段 7 2.1.2 研究彭子学习方法 8 2.1.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问世的现实意义 10 2.1.4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问世的重要贡献 10 2.1.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主要观点 11 2.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临床运用 12 2.2.1 《经验专辑》实践录 12 2.2.2 近10年来治大证 15 2.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继承创新 17 2.3.1 二者融合树两本 17 2.3.2 阳气不到便是病 18 2.3.3 相火离位温引敛 18 2.3.4 顾护脾胃创新方 18 2.3.5 治疗大证有突破 19 2.4 笔者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心得 19 2.4.1 河图为古中医学原理 19 2.4.2 中气、相火为古中医学亮点 19 2.4.3 木气为古中医学难点 21 2.4.4 小柴胡汤、肾气丸为古中医学疑点 24 2.4.5 六步间气辨证为古中医学特点 27 2.4.6 十二经辨证为古中医特点 28 2.4.7 六步间气辨证举隅 29 3 六经辨证统百病 33 3.1 自学从伤寒开始 33 3.2 学伤寒从方入手 33 3.3 牢记经方有效量 34 3.4 六经辨证建思维 34 3.5 学习伤寒苦读书 35 3.6 返璞归真闯五关 35 3.7 破疑解惑研经方 38 3.8 发展经方三突破 39 附:伤寒俯视图 40 4 第一要义护脾胃 45 4.1 古中医学脾胃中心论观点 46 4.1.1 五行以中土为中心 46 4.1.2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 46 4.1.3 运中土溉四旁,中气为五脏的后勤部 46 4.1.4 伤寒六经,实是阴阳两经 46 4.1.5 万病皆本气自病,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47 4.1.6 先天后天孰为本,两本第一有界定 47 4.1.7 后天无先天不立,先天无后天不继 47 4.1.8 一般情况先救胃,特殊状态急救肾 48 4.2 脾胃中心论临证细则 48 4.2.1 食少呕泻停治病,病证冲突当从证 48 4.2.2 苦寒变通反佐巧,甘寒养阴不碍胃 50 4.2.3 热病急症霹雳攻,内伤热证温引敛 50 4.2.4 少腹鼓凸大气陷,血证关键在脾胃 53 4.2.5 火不生土附理中,木不疏土芪桂芽 55 4.2.6 肝炎主湿治从脾,消渴理中救胃气 56 4.2.7 尿毒泻浊必醒脾,肿瘤多死胃衰竭 57 5 万病不治求于肾 60 5.1 火不归原分型论治 60 5.1.1 火不归原证发病特点 63 5.1.2 火不归原证候特点 63 5.2 肾不封藏分型论治 64 5.2.1 肾不封藏轻症,气随血脱 64 5.2.2 肾不封藏中度之症,阴损及阳 65 5.2.3 肾不封藏重症,血脱亡阳 66 5.2.4 三格证 67 5.3 阴虚火旺 69 5.4 肾精虚 69 5.5 引火归原证与引火归原法 70 5.5.1 火不归原证 70 5.5.2 引火归原法 71 5.5.3 相火与阴火概念 71 5.6 相火与阴火鉴别 72 5.7 肾脏辨证小结 75 6 痰生百病虚为本 76 6.1 痰饮病验案 76 6.1.1 痰冲于上,眩晕、昏迷、痰厥、癫痫狂 77 6.1.2 痰冲于下,痿痹、鹤膝、骨疽 80 6.1.3 痰生于内,肺咳、胃呕、心悸 82 6.1.4 痰生于外,疼痛、麻木、瘫痪、结核、痈疔 84 6.2 李可治痰饮方药 86 6.2.1 李可治痰饮常用方 86 6.2.2 痰饮经验方 87 6.3 李可治痰饮病思路 90 6.3.1 痰饮水湿,同源异流 91 6.3.2 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辨治 92 6.4 痰饮与现代西医病 94 6.4.1 李可治痰饮为何不用二陈汤 94 6.4.2 痰饮包括现代哪些西医病 94 7 调燮三焦治水气 95 7.1 水气病验案 95 7.1.1 头面水肿 95 7.1.2 胸腔积液 97 7.1.3 腹腔积水 99 7.1.4 全身水肿 102 7.2 水气病方药 104 7.2.1 头面方药 104 7.2.2 胸水方药 105 7.2.3 腹水方药 105 7.2.4 膝部方药 105 7.2.5 全身水肿方药 106 7.3 水气病经验方 106 7.3.1 李可治水气病常用方 106 7.3.2 李可治水气病经验方 106 7.4 治水气病思路 108 7.4.1 水肿皆当先解表 108 7.4.2 伏邪入里当外透 108 7.4.3 中气不足二便变 109 7.4.4 命门阳根蒸气化 109 7.4.5 下病治上补中上 110 7.4.6 三焦为一调整体 110 7.5 “痰生百病虚为本”与“调燮三焦治水气” 的关系 111 8 消瘤攻癌夺命汤 112 8.1 治肿瘤思路 112 8.2 治肿瘤分型 113 8.2.1 痰毒热化型,攻癌夺命汤 113 8.2.2 痰凝寒化型,攻癌减味麻辛方 115 8.3 宫颈癌分型 117 8.3.1 宫癌肝郁湿热型,芪苡逍遥桂苓丸 117 8.3.2 宫癌脾虚寒化型,芪苡补君醒脾汤 118 8.4 白血病分型 121 8.4.1 白血热毒炽盛型,清瘟败毒犀四味 121 8.4.2 白血气血两竭型,三复温脾统血汤 121 8.5 伏邪入里当外透,病证冲突当从证 124 8.5.1 伏邪入里当外透 124 8.5.2 病证冲突当从证 124 8.6 治癌要过四道关,整体失调四大证 126 8.6.1 治癌要过四道关 126 8.6.2 整体失调四大证 128 8.7 攻补比例随证转,除恶务尽长固本 130 8.7.1 攻补比例随证转 130 8.7.2 除恶务尽长固本 131 8.8 治良性肿物思路 131 8.8.1 良性肿物常用方 138 8.8.2 良性肿物经验方 138 9 攻癌2号五生饮 140 9.1 李可还用攻癌夺命汤吗 140 9.2 李可治肿瘤增加哪些药 145 9.3 李可治肿瘤组方思路 149 9.4 攻癌2号五生饮 150 9.5 阳和汤在处方公式中的位置 152 9.6 李可近10年来治肿瘤分型 152 9.7 案例 153 9.8 李可近10年来治肿瘤小结 165 10 阴不抱阳肾气丸 167 10.1 甲状腺瘤 167 10.2 肠梗阻 168 10.3 糖尿病 169 10.4 高血压 170 10.5 “阴不抱阳”理论的思考 171 11 诸急卒暴皆是风 173 11.1 中风理论 173 11.1.1 外风可引内风动,诸急、卒、暴皆是风 173 11.1.2 麻黄利窍通脏腑,汗法可治脑水肿 174 11.1.3 阳气不到便是病,麻附细法透伏邪 175 11.1.4 中风危症不避麻,活血化瘀望莫及 176 11.1.5 不在内、外钻牛角,六经辨证统中风 177 11.2 中风方剂 177 11.2.1 大小续命汤 177 11.2.2 续命煮散 178 11.2.3 大续虎承开窍汤 178 11.2.4 小续破格潜阳丹 179 11.2.5 三生夏九麝香饮 179 11.2.6 芪物麻细涤桃虫,人耳油桂杏仁葱 180 11.2.7 还五桂枝芥虫汤 180 11.2.8 中风培元固本散 181 11.3 医案 181 11.3.1 药王续命煮散案 181 11.3.2 黄芪桂枝五物汤案 183 11.3.3 补阳还五汤案 185 11.3.4 炙甘草汤案 188 11.3.5 引火汤案 190 11.3.6 麻黄汤类方案 191 11.3.7 大柴胡汤案 192 12 消渴理中救胃气 195 12.1 消渴理论 195 12.2 消渴分型 196 12.2.1 相火不藏型 196 12.2.2 厥阴型 196 12.2.3 三阴型 196 12.3 消渴方剂 197 12.3.1 引火附子理中汤 197 12.3.2 乌梅丸 197 12.3.3 附理砂半芍萸汤 197 12.4 消渴主药:黄芪、乌梅、白芍、熟地黄 197 12.5 消渴医案 198 12.5.1 引火附桂理中汤案 198 12.5.2 乌梅丸案 202 12.5.3 附理砂半芍萸汤案 205 13 汗法利窍宣脏腑 211 13.1 汗法居八法之首 211 13.2 汗法有狭广之分 213 13.3 狭义汗法有三种 213 13.4 辅汗三法啜、温、连 214 13.5 麻黄汗法第一药 214 13.5.1 数问麻黄 214 13.5.2 麻黄类方 215 13.5.3 营卫三层 215 13.6 细辛透邪首选药 216 13.6.1 细辛类方 216 13.6.2 透邪三层 216 13.7 汗法利通窍宣脏腑 216 13.8 汗法术语见微妙 217 13.9 汗法医案 217 13.9.1 广义汗法案 217 13.9.2 发汗解表案 221 13.9.3 扶正透邪案 225 13.9.4 扶正案 235 13.9.5 杂方案 239 14 和解少阳柴胡汤 244 14.1 小柴胡汤证新解 244 14.2 小柴胡汤证医案 246 14.3 大柴胡汤证医案 250 14.4 小柴胡汤证思考 259 15 救阳破格救心汤 260 15.1 破格救心汤应用 260 15.2 破格救心汤分型 261 15.3 破格救心汤加味 261 15.3.1 破格救心汤原方案 261 15.3.2 破格救心汤加一案(即破格加一方或一药) 264 15.3.3 破格救心汤加二案(破格加二方或二药) 267 15.3.4 破格救心汤加三案(破格加三方或三药) 270 15.3.5 破格救心汤加四案(破格加四方或四药) 273 15.3.6 破格救心汤加五案(破格加五方或五药) 275 15.4 破格救心汤小结 276 16 破解经方见真功 277 16.1 命运和我开玩笑 277 16.2 六旬老头踏征程 278 16.3 踏破铁鞋无觅处 278 16.4 破解难题见真功 278 17 忆中医无冕之王——纪念李可先生逝世一周年 283 17.1 《思考中医》见如故 283 17.2 心有灵犀一点通 284 17.3 “首届”发言引轰动 285 17.4 《附子丸散》师圈点 286 17.5 “三届”话别露真情 287 17.6 舍我其谁点江山 287 17.7 一纸书信寄重任 289 17.8 哥德猜想点迷津 290 18 医学从众九大家 291 18.1 自学《伤寒论》(自学张仲景) 291 18.2 两本步入仲景之门(自学张仲景) 291 18.3 考古“权”的发现(自学张仲景) 292 18.4 经方派走偏的居多(自学张仲景) 292 18.5 四逆汤可以养阳长寿(自学张仲景) 292 18.6 我给续命汤平反(自学孙思邈) 293 18.7 孙思邈最有发言权(自学孙思邈) 293 18.8 交节病作(自学孙思邈) 293 ........
序言/前言/勘误更正/其他说明
暂无序言/前言内容
相关链接
:
查看本书大封面图片和评论可尝试用百度搜索“本书书名 人民军医”
购书方法见本网站首页
反馈或评论